醫療保險「疣」得claim?
臉上長出幾十顆凸起的小肉粒,美容顧問說這些「疣」是一種傳染性強的病毒,要立即處理。一旦拖延,便會愈生愈多,甚至會蔓延至身體其他部位。除了影響外觀,更有機會傳染家人。坊間部份醫療機構會建議進行脫疣治療,並藉保險承擔療程費用,然而,並非所有人都可以成功索償。
近年,脫疣一事成為城中熱話,到底疣的成因是什麼?收費多少?脫疣索償的成功關鍵在於什麼?筆者現在為你逐一講解。
甚麼是疣?
疣是發生在粘膜和皮膚的良性病變,人類乳頭瘤病毒(HPV)就是元兇,受不同類型HPV感染的細胞會形成不同類別的疣,皮膚表面會凸起顆粒,最常出現在臉、頸、手掌和腳掌,當然亦可能出現在身體其他部位。
疣的成因
疣具有高度傳染性,有可能從身體已感染的部位傳染至其他正常的皮膚;亦有可能透過人與人的接觸或經接觸沾染HPV病毒的物品傳播給其他人,如共用個人物品或赤足於公眾地方等,皆有機會傳播病毒;當中任何性別及年齡人士都有機會患上。
常見徵狀
常見的疣有扁平疣、尋常疣、腳底疣、生殖器疣。
扁平疣(Flat warts)
輕微凸起的小丘疹,較扁平,芝麻般大小,呈淺褐色、深褐色、粉紅色或皮膚色。通常長在前額、臉、頸、前胸或和軀幹。一般成片區塊生長,數量多達幾十至幾百粒,隨時間增加數量。有時感覺痕癢。
尋常疣(Common warts)
粗糙角化的硬丘疹,外觀為膚色或棕色,表面或有細小黑點,體積較大,可達10毫米,通常長在手部、指甲邊緣或四肢。數量從一粒到多粒都有可能。患處可能感覺疼痛。
底疣(Plantar warts)
比尋常疣更粗糙不平的硬塊,呈灰褐、灰黃式污灰色,周圍會圍繞著一圈白色硬化的皮膚,體積可大至幾厘米,多數長在腳底或腳趾縫。走路時會感覺疼痛。
生殖器疣(Genital warts)
透過性接觸傳播,傳染力相當高。患者生殖器或近肛門處會出現凸起的小肉粒或腫塊,疣會逐漸長大或增多成花椰菜狀。
常見治療方法
疣有機會在數月內自然消退,但若果持續影響外觀,或導致不適,就應該考慮接受治療。目前治療有許多選擇,根據疣的種類、大小、深淺、數量、部位而決定何種「去疣」方案。
一般治療分為四大方向:光、凍、灼、切。
光 – 激光治療
利用二氧化碳(CO2)激光精準地氣化燒焦疣的組織。
用途較廣,適用於各種大小的疣。治療所需次數較少,康復速度快、疤痕風險低。
凍 – 冷凍治療
透過極低溫液態氮,凍壞疣的組織令其脫落。
適用於中等至較大的疣,需要多次治療。由於治療過程會引起刺痛,而治療後亦可能出現紅腫水炮、色素沉澱和疤痕。
灼 – 電灼刮除
局部麻醉後,利用電灼燒壞疣的組織,再進行刮除。
適用於面積較大或較深的疣,例如腳底疣。因電流會波及疣周邊的正常組織,故此傷口較不美觀,亦比較痛,康復時間長,疤痕風險亦會較高。
切 – 手術切除
局部麻醉後,開刀切除疣的組織。
適用於體積較大或較深的疣。術後護理不當可能留有疤痕。
疣是一種由病毒感染的皮膚病,清除後仍有機會復發,免疫力較弱的人復發可能相對較高。強烈建議接受完整治療並積極預防,才較不容易再次復發。
一般治療收費
疣療程的收費一般視乎疣的數量和部位。醫院、診所和美容中心都有提供相關治療服務,但卻沒有公開劃一收費。筆者綜合過香港市面上相關療程的收費,以最常見的二氧化碳激光治療為例,供讀者參考。
醫療機構 | 價格* |
荃灣港安 | $2,500起 |
寶血醫院 | $4,500起 |
養和醫院 | $6,620 – 15,730 |
一些私人醫生診所 | $5,000 起 |
醫院管理局私家服務 | $6,070 – 12,750 |
保險賠償注意事項
處理醫療保險索償時其中一個考慮因素就是治療是否合乎「醫療所需」。
如果病人患有皮膚疣這種由病毒感染的疾病,只要經註冊醫生確診並證明需要根治,在醫療處所進行的相關治療程序、藥物或服務等就屬於醫療所需項目。相反,很多保險公司的醫療保單會清楚列明以美容或整容為目的的項目,均不受保,若果脫疣療程未能證實為有醫療需要,保險公司可能會視相關治療項目並非因醫療所需而引起,就此不作理賠。
受保人申請索償時,需提供由主診醫生填寫的索償表格、醫療紀錄(包括患處治療前後的照片)及收據明細實報實銷,值得留意的是保險索償的另一個關鍵就是保險公司會按保單條款內的「合理及慣常」原則審批索償金額,而超出保障範圍的開支則需自行支付。保險公司對「合理及慣常」收費的評估,主要參考各私家醫院、醫療機構、外科醫生、索償數據,以及醫院管理局私家服務就同類型醫療項目的收費。
當然,也有一種可能的情況是由於受保人在醫療保單生效前已有疣的相關病理記錄,保險公司有權推定其疾病於保單生效日前已感染或出現,因而影響理賠決定。
一些較全面的保險計劃會提供初步評估程序,以助受保人好好安排治理細節,如有意以醫療保險索償,受保人可以先請醫生填寫病況及提供相關療程的報價,再向保險公司申請初步評估,待回覆後受保人即可知道療程是否在其保險計劃的索償範圍內和能夠索償的金額,才決定進行療程。屆時受保人可於治療前仔細考慮是否值得自行支付差額,或再尋找替代方案。
有個案曾被醫美中心職員游說「打疣打斑套餐」,聲稱醫療保險可支付大部分療程費用並加送激光美容療程,又用過往為其他顧客處理索償的經驗為由,着事主無需擔心,最後理賠結果事與願違,引起爭議。
近年這類個案屢見不鮮,機構職員以顧客可藉醫療保險承擔療程費用為成功銷售的切入點,筆者暫不就此評論做法。惟提醒受保人需要知道,保險事宜尤為繁複,除非職員持有保險中介人資格,否則難以就保險索償提供可靠的建議。
最後,需知道保險索償一般根據合約條款,理賠結果亦因個案而定,過往成功理賠的例子並無指標性,不能一概而論。受保人可以先行了解自己的保險合約條款,如有疑問應向保險中介人查詢。